地理科学专业成功举办"红烛讲坛之地理名师课堂"系列讲座
——聚焦班级管理创新与地理教学改革双维度实践
为深化师范生培养内涵,响应学校"夏季小学期"教学改革号召,地理科学专业于6月9日至29日精心策划组织了"红烛讲坛之地理名师课堂"系列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渭南中学王欣老师和渭南高级中学屈百平老师两位教学专家,分别围绕"班级管理创新"和"地理教学改革"两大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吸引了200余名地理师范生积极参与。
一、班级管理创新:构建生态型育人体系
渭南中学王欣老师以《构建班级生态链——做学生的"溯源者"和"疏浚者"》为题,系统阐述了生态化班级管理理念。王老师结合十余年班主任工作实践,通过多个典型教育案例,深入剖析了"溯源-疏浚"教育法的实践路径。"每个学生行为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成长密码,"王老师强调,"班主任要像地理学家研究生态系统那样,用专业智慧解读学生行为,用教育爱心疏导成长困惑。"她特别分享了"三心育人"理念:以爱心发现学生闪光点,以耐心等待成长蜕变,以匠心设计个性化教育方案。

二、地理教学改革:探索生活化教学模式
渭南高级中学屈百平老师的《植物与地理环境》示范课,生动诠释了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屈老师提出"三维教材观":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不应是束缚;是知识的载体,更应是思维的脚手架。
在示范课中,屈老师创新采用"问题链"教学法,通过"校园植物分布调查""家乡植被类型分析"等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他强调:"地理教学要像植被适应环境那样灵活多变,既要扎根教材,又要超越教材。"

三、互动交流:碰撞教育智慧火花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围绕"班干部培养策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等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交流。王欣老师寄语:"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要用专业与爱心浇灌每个生命的成长。"屈百平老师则勉励同学们:"要像望天树一样,既要扎根教育沃土,又要追求专业高度。"

本次系列讲座通过理论引领、案例分享、实践示范等多种形式,为地理师范生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成长平台。与会学生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为未来教师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杨秀英 审核人:蒋缠文